来源:成都日报
捷克当地时间9月19日,成都和布拉格丝绸之路研究会共同主办、中捷航空工业协会承办的“成都—捷克通用航空专场对接会”在布拉格举行。成都与捷克牵手“一带一路”,除了进一步加强在经贸、文化、旅游等领域的交流,也将促进通用航空、生物制药、汽车等重点领域的合作。而这次合作,也是成都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,打造产业开放新高地的一个缩影。
当前的成都,正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,而随着成都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让“成都造”畅销欧洲,更有成都企业积极“走出去”融入国际配套产业链,“成都造”在国际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加。
加强国际产能合作
促进成都产业迈向高端高质高新
今年8月,成都与西门子公司签约,将建立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(成都)中心和西门子智能制造(成都)创新中心。在西门子全球高级执行副总裁托尼·汉默根看来,西门子全球首个“双中心”落户成都,是因为成都地理位置优越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。
目前,成都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、汽车、机械制造、食品等千亿产业集群,生物医药、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、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引领成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;以电子商务、现代物流、现代金融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全面布局。
其中,汽车产业作为成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,吸引了众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跨国巨头落户。去年9月,PSA集团全球新一代标杆工厂——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首款产品东风标致4008下线,这也标志着东风公司与PSA集团两大股东缔结全球战略合作联盟以来,谋划“战略西进”大布局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取得的重要成果。
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蒲江“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”吸引了包括德国博世电动工具、博世包装技术、博世中国研发中心、德国凯佩斯等多个德资企业项目已经入驻,初步形成了德资企业聚集发展态势;“中法成都生态园”则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,国际先进技术引进、吸收、消化、集成和再吸收利用的科技创新先导区……
随着成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深化合作,将促进成都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,促进成都产业迈向高端高质高新。
融入国际配套供应链
促进“成都造”参与国际竞争
经过多年发展,成都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,特别是在“一带一路”基础设施建设、融入国际配套供应链、海外收购与技术合作等方面。据了解,2016年度成都市“走出去”100户重点企业中,工业企业有33家,其中装备制造企业有14家,占工业企业总数的43%。
与此同时,成都制造业“走出去”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,以天翔环境、新筑路桥、蜀虹装备为代表的民营企业,通过海外并购、投资建厂、海外园区建设等多种形式,形成了多元化的“走出去”模式;以成发集团、成飞民机公司、海特集团为代表的本地企业,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,成功打入国际配套供应链,向波音、空客、GE等跨国企业集团提供产品配套和维护服务。
据介绍,2016年,成都共有150余家企业,200余名企业家参与了市经信委组织的“一带一路”市场开拓活动,涉及俄罗斯、德国等“一带一路”重点国家。“成都造”工业产品已频繁亮相于各个世界级的展会现场,成都企业家的身影也更多地出现在各种国际论坛、推介会的现场。
加快双向开放步伐
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产能向成都聚集
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动下,成都加快全方位双向开放步伐,并由内陆城市变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城市。
依托蓉欧快铁的优势,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成为四川唯一的国际铁路货运枢纽,首创了铁路货站、物流基地、国际口岸、保税物流、临港工业区、商贸集聚区“六位一体、无缝衔接”的模式,先后获批国家(临时)对外开放口岸、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、整车进口口岸、肉类进口口岸、国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、多式联运国家示范工程。目前,已汇集2200余家各类工业企业、40余家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、13家平行车进口企业以及100余家商贸企业,初步形成了以冷链、五金机电、家居建材等为主的西部最大商品集散地。
据介绍,目前包括一汽大众、丰田、TCL、沃尔沃、戴尔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融入“蓉欧+”战略,与成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成都为促进外贸及产能转移提供了稳定物流通道基础,依托稳定、快捷的国际国内物流网络,吸引了更多高附加值的面向欧洲、泛亚的适铁(适合铁路运输)产能加速向成都转移聚集。(记者 杨彩华 摄影 王若冰)